今天是農歷的二月二,人們都說: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。”實際上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是和古代天文學有關,每年二月春分以后,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(xiàn),故稱“龍?zhí)ь^”。
農歷二月初二,是我國廣大農村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此時,春節(jié)剛過,田間農事活動即將展開,故“二月二”又稱“春農節(jié)”、“農頭節(jié)”。農諺曰:“二月二,農抬頭,大家小戶使耕牛。”依據(jù)氣候規(guī)律,“二月二”之時,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受季風氣候影響,溫度回升,日照時數(shù)增加,雨水也逐漸增多,光、溫、水條件已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,所以“二月二”也是農村的農事節(jié)。
二月初正處在“雨水”、“驚蟄”、“春分”之間。驚蟄過后,大地復蘇,陽氣上升。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在山西民諺中便出現(xiàn)了這種說法。于是,在這一天,老百姓都習慣于在這一天理發(fā),農村則是剃頭,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氣,迎接來年的希望!
有關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的民間傳說故事很多,這里不妨說一例。相傳,武則天費唐立周稱帝,惹得玉帝大怒,遂命令龍王三年不雨。龍王不忍生靈涂炭,偷偷降了一場大雨。玉帝得知后,便將龍王逐出天宮,壓于大山之下。黎民百姓感激龍王降雨之恩,天天對天祈禱,最后感動了玉帝,于二月二將龍王釋放,于是龍王又抬起頭來耕云播雨,滋潤禾苗,造福農人。
這種“天上人間,融為一體”的民間故事,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;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古代農業(yè)受天氣制約的現(xiàn)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,正如農諺所言: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,大倉滿,小倉流。”
俗話講:“驚蟄過,百蟲蘇。”驚蟄過去,二月二便也過去了。于是,在二月二這一天,民間流傳著許多驅毒活動:早上,人們起床時,忌說“起”字,恐怕一切毒蟲也應聲而起。山西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湯,遍灑屋內墻縫、墻角,炕席底、床下,謂之“禁百蟲”。也有的集合村民,抬著神像,到各家門首,向院內灑米湯,意喻將瘟疫禳而散之。人家門前則圍以石灰。有的地區(qū),畫一個藥葫蘆,內裝蛇、蝎、蜈蚣、蚰蜒、蜘蛛等五毒蟲害,貼于墻壁謂之“辟百蟲”。也有的用豆、麥面搓成燈捻形式,埋在土中,稱之為“薰蚰蜒”。有的地方,家家拍簸箕,童謠有“二月二,拍簸箕,跳蚤、壁虱不敢上炕哩”??傊?,各種各樣的習俗,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!
人們經(jīng)常說:“過了二月二,整個過年才算結束。”的確是,二月二,是寄托著人們美好愿望的節(jié)日!是辭舊迎新的節(jié)日!
|